钢球直径对磨矿的影响
发布时间:2022-03-16 17:07:27来源:orange平台钢球
摘要:从实验室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说明不同球径对磨矿的影响。磨矿时,选用合适的球径,可提高球磨机的处理能力,增加球磨机排矿的新生粒级产出量,以及降低钢球的消耗量,为浮选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关键词:钢球直径 磨矿
1 前 言 球磨机在选厂的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,它是靠钢球来完成磨矿作用的,即靠钢球对矿粒的冲击和磨剥来完成对矿粒的破碎任务。在磨矿过程中,钢球尺寸的大小决定着磨矿产品的质量,同时还影响磨矿的电耗和钢耗。因此,钢球尺寸是磨矿的一个关键因素,认真研究它对磨机至关重要。 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果表明:采用磁选粗精矿作为试样,磨矿时,使用小球比大球磨矿效果好。工业试验结果表明,使用Φ100 mm钢球比Φ120mm钢球,可提高磨矿处理量0.82t/台时,球磨的磨矿效率(以新生粒级计)高O.13t/m3·h,可降低钢球消耗14.29%。
2 磨矿介质适宜尺寸确定 介质尺寸的大小是影响磨矿和磨矿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,适宜的介质尺寸取决于许多因素。目前,关于计算钢球直径的公式很多,详见表1。但迄今还没有一种能适用各种情况下的计算球径的统一公式,而生产实践中往往是根据某个公式计算,然后通过磨矿试验来确定适宜的磨矿介质尺寸。
表1 最常见的不同公式计算的钢球直径
公式名称 | 计算公式 | 给矿最大粒度d/mm | 钢球直径D/mm |
戴维斯 | D=Kd^0.5 | 16 | 140(硬矿石) |
拉苏莫夫 | D=28d^1/3 | 16 | 70 |
奥列夫斯基 | D=52d^0.2 | 16 | 90 |
斯梅斯拉耶夫 | D=5d | 16 | 80 |
榜德 | D=25.4d^0.5 | 16 | 102 |
注:d一给矿最大粒度,即95%的过筛粒度
3 实验室小型试验研究 从选铁车间采磁选粗精矿样作为本次试验用样,其粒度组成见表2。
表2磁选精粗矿试样的粒度筛析结果
粒度/mm | +0.196 | -0.196 | -0.152 | -0.101 | -0.074 | -0.0385 | -0.015 |
+0.152 | +0.101 | +0.074 | +0.0385 | +0.015 | |||
产率/% | 36.04 | 8.47 | 15.91 | 6.93 | 17.45 | 0.82 | 14.38 |
选用XMQ一0150X 50锥形球磨机,装入相同重量、不同球径的钢球,在磨矿时间相同的情况下,进行磨矿试验,比较其磨矿效果的差异。磨矿后产品的粒度组成见表3。
粒级/mm | +0.101 | -0.101 | -0.074 | -0.0385 | -0.015 | -0.0385mm含量% | 实验条件 |
+0.074 | +0.0385 | +0.015 | |||||
产率/% | 1.72 | 29.96 | 14.00 | 54.32 | 68.32 | 用Φ10mm的钢球 | |
产率/% | 2.60 | 5.04 | 35.48 | 11.00 | 45.88 | 56.88 | 用Φ15mm的钢球 |
产率/% | 3.47 | 6.01 | 38.09 | 13.37 | 39.06 | 52.43 | 用Φ20mm的钢球 |
产率/% | 2.24 | 4.80 | 37.24 | 11.56 | 44.16 | 55.72 | 3中钢球按1:1:1混合 |
4 工业试验阶 随着某厂碎矿粒度的成功攻关,球磨机给矿粒度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,-15 mm粒级含量由原来的75%左右变为目前的90%左右。而该厂的一段磨矿一直选用Φ120 mm 的钢球,造成浮选的给矿即球磨分级溢流粒度过粗及过细粒级含量较高。多次流程考查均发现,磨矿分级溢流粒级+0.252 mm含量一般在10% 以上,-0.0385 mm含量在40%以上。而这两种粒级回收率均不高,可选性好的中间粒级-0.252~+0.0385 mm含量相对偏低,是造成粗选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。为提高磨矿质量及球磨机处理矿量,在7#、8#球磨机进行球磨介质的工业试验。4.1 相同球径的工业试验 7#、8#球磨机在保持原有加球球径不变的情况下,即均补加Φ120 mm的钢球,加球间隔与加球量均一致。经检测,其充填率均在39%左右。取样考查近一个月,主要的选矿指标平均。 数据表明,两台球磨机在给矿粒度、台时效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,7#球磨机磨矿效率(以新生粒级计)比8#球磨高0.01 t/m3·h,但其溢流中一0.074mm含量比8#低0.68% ,对应系统粗选段回收率为87.53%,属正常水平。 数据表明,7#、8#球磨均补加Φ120 mm的钢球,其溢流的粒级组成基本接近。4.2 不同球径的工业试验 针对目前给矿粒度的组成,根据磨矿理论,给矿粒度大时用大直径钢球,给矿粒度小时用小直径钢球(如轴承钢球)。将7#球磨所加钢球换为Φ100mm,8#球磨所加钢球不变。取样考查4个月,在此期间,两台球磨均没有大修。 两台球磨机在给矿粒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,7#球磨的磨矿效率(以新生粒级计)比8#球磨高0.12 t/m3·h,台时效率高0.82 t/台时,溢流-0.074mm含量比8#高1.92%,对应系统粗选回收率为88.16%。7#球磨的各项指标与表4作横向对比,均有明显提高。台时效率高0.89 t/台时,溢流中-0.074mm含量提高1.85%,球磨的磨矿效率(以新生粒级计)高0.13 t/m3·h,对应系统粗选回收率提高0.63%。期间,7#、8#溢流的全粒度分析结果见表7。 数据表明,7#球磨补加Φ100mm钢球,其溢流中较粗粒级+0.252 mm含量为9.75% ,细粒级-0.0385 mm含量为4O.1O% ,可选性好的-0.252~+0.038 5 mm粒级含量为5O.15%。8{f球磨补加Φ120 mm钢球,其溢流中较粗粒级+0.252 mm含量为13.55% 。细粒级-0.038 5mm含量为41.46%,-0.252~+0.038 5mm粒级含量为44.99% ,较7{f溢流可选性好的粒级含量低5.16%。这些均说明Φ100 mm钢球磨矿效果优于Φ120 mm的钢球。
5 结 论 (1)不同球径的钢球影响磨机生产率的大小。球径过大时,因打击次数少和研磨表面积小而使生产率下降。表5的结果表明,用Φ100 mm钢球磨矿介质比用Φ120 mm钢球可提高台时效率0.82 t/台时; (2)影响球耗的高低。按戴维斯的钢球磨损理论,球的磨损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,大球磨损速度快,耗量大;小球磨损速度慢,耗量低。表4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。 Φ100mm的钢球比 Φ120mm 的钢球单耗降低14.29%。 (3)影响磨矿产品新生粒级的高低。过大的球径使打击次数少而导致磨不细粒级增多,且容易导致矿粒的过粉碎。表5与表7对照可知,合适的球径使得磨矿产品粒级分布均匀,更有利于选别作业。